外拉刀
什么是外拉刀?
加工零件外表面的拉刀称为外拉刀。外拉刀属于专用刀具,每把外拉刀一般仅能加工特定的零件外表面。因此,外拉刀的结构形式主要取决于被拉削表面的形状和尺寸。对于某些外表面,外拉刀的结构也取决于拉床的种类。
外拉刀的分类
外拉刀可分为整体式和组合式两种。整体式外拉刀由整块工具钢组成,多在拉刀尺寸不大时采用,一般用于加工简单表面和拉削余量小的表面,并且多在卧式拉床上使用。大部分外拉刀是做成组合式的。组合式外拉刀由刀体和刀块组成,此时的拉刀刀体称为刀盒。刀盒的结构主要取决于拉床形式,在立式拉床和卧式侧拉床上,刀盒要用键和螺钉固定在机床溜板上,工件装夹在工作台的夹具中。在卧式拉床上,刀盒或整体拉刀在夹具中运动,并以柄部与拉床卡头连接。
外拉刀的结构
当外拉刀与工件都是刚性固定在机床上,由夹具保证拉刀与工件的相对运动和相互位置时,这种外拉刀没有前导部和后导部,只有切削部和校准部。外拉刀切削部和校准部的基本参数(齿升量、齿距、齿数、刀齿形状和尺寸及几何参数等)确定方法都与内拉刀相同。成形外拉刀有时要做成铲齿的,这种铲齿是直线铲齿,此时,齿距要考虑砂轮直径。
标准结构通常包含九大功能模块(特殊异形刀具除外),其组成架构与常规内孔拉刀具有高度相似性。前柄部,刀具装夹与动力传导核心区。颈部区段,连接柄部与过渡锥的结构体,直径等同或微小于前柄,通常作为刀具标识铭刻区域。过渡锥体,导向预处理装置,确保前导部平稳导入工件预加工孔道。
刀具类型划分,核心优势,模块化设计实现材料节约与制造简化,维护特性,支持局部吃端更换,降低使用成本。整体式拉刀,结构特征,高速钢一体化成型,适用范围,中小型工件精密加工。装配式拉刀,构造特点,模块化拼接结构,应用领域,大尺寸工件及硬质合金刀具组配。切削机理特性,采用梯度齿高设计原理,后置刀齿较前置刀齿具有0.005-0.015mm级差高度,通过连续层切实现材料去除。加工过程中保持恒定线速度,完成粗加工至精加工全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