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氮共渗工艺
2024-05-02 12:00:00

碳氮共渗工艺


        碳氮共渗是把工件表面加热到临界温度后渗入碳和氮以提高外表面硬度的工艺。碳氮共渗可用液态和气态方法。
        氰化法(液体碳氮共渗)是应用氰化物-碳化物-氯化物组成的盐浴来碳氮共渗处理的工艺,盐浴中的氰化物含量根据需要变化。液态氰化法通常在井式炉中进行,由于氰化物气体有毒,使用该方法时必须十分小心。
        工件悬挂在氰化物液池中,液池的温度需要加热到钢的下临界温度以上。在843摄氏度时渗入速度为每小时0.12-0.25mm,二小时后渗入层的厚度可以达到0.38mm。然后根据钢种不同,将工件进行水淬或油淬。待工件硬化后,需要彻底清洗,以去除盐浴中的氰化物。
        碳氮共渗(气体碳氮共渗)是在一个和渗碳炉相似的特殊炉子中进行。把工件放入炉膛内,将氨气和碳化气体的混合气通入炉内并进行循环,炉子加热温度达到了732-926摄氏度。这一过程中,工件从碳化物种吸收活性碳原子而从氨气中吸收活性氮原子。
        将工件从熔炉中取出并淬入油中,使工件具有高硬度,且不易发生变形。用这种发发,表面硬化层的深度相对浅一些,在926摄氏度保温4-5小时,渗透深度约为0.76mm。

最新资讯
  • 2025-04-24 拉刀技术特性与分类解析

    刀具类型划分,核心优势,模块化设计实现材料节约与制造简化,维护特性,支持局部吃端更换,降低使用成本。整体式拉刀,结构特征,高速钢一体化成型,适用范围,中小型工件精密加工。装配式拉刀,构造特点,模块化拼接结构,应用领域,大尺寸工件及硬质合金刀具组配。切削机理特性,采用梯度齿高设计原理,后置刀齿较前置刀齿具有0.005-0.015mm级差高度,通过连续层切实现材料去除。加工过程中保持恒定线速度,完成粗加工至精加工全流程。

  • 2025-04-21 刀具深冷处理规范

    深冷处理是针对淬火后残留奥氏体组织的强化工艺。当马氏体转变中支点低于0℃时,通过将淬火工件至于低温介质或制冷设备中实现深度冷却,促使参与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化,从而提升材料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