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刀使用时断裂的原因
工件材料硬度过高或过低
工件的硬度在180~210HB时,拉削性能极佳,拉削后表面质量也十分好。当工件硬度低于170HB或高于240HB时,应对工件进行调质处理,以改善其切削性能。硬度过低,拉削时常出现堆屑而导致拉刀断裂。硬度过高,拉削时切削力将增大,拉刀长期超负荷工作会导致疲劳断裂。操作者可根据切屑的形状来判断工件的拉削性能。如是卷屑,则表明工件的切削性能良好;如是堆屑,则表明工件的切削性能较差。
工件材质不均匀
如果工件的材质不均匀,热处理后的硬度也不一致,拉削时横向负荷不平衡,拉刀会偏向软的一侧而造成断裂。
拉刀刃磨质量差
刃磨拉刀时,应严格保持刀齿固有的特点,否则会影响拉刀的使用。特别要保证拉刀原来容屑槽的深度和形状,否则,刀齿就会崩断,甚至断裂。应控制好拉刀上所有接触工件部分的粗糙度,刀刃越粗糙,拉刀的寿命就越短。
工件的尺寸和形位精度不够
拉削前,工件的孔应有一定的几何精度。如果孔和端面不垂直,拉刀会因受力不均而断裂。如工件预制孔过小,拉刀前导部分被强行送入拉削时,易使拉刀被挤住而断裂。工件厚度大于拉刀允许的拉削长度,造成切屑堵塞,引起拉削刀急增,导致刀齿损坏或断裂。
容屑槽清洁程度
拉削完工件后,拉刀上的切屑应清除干净。
机床
保证机床足够的刚性和功率,工件定位应准确。
标准结构通常包含九大功能模块(特殊异形刀具除外),其组成架构与常规内孔拉刀具有高度相似性。前柄部,刀具装夹与动力传导核心区。颈部区段,连接柄部与过渡锥的结构体,直径等同或微小于前柄,通常作为刀具标识铭刻区域。过渡锥体,导向预处理装置,确保前导部平稳导入工件预加工孔道。
刀具类型划分,核心优势,模块化设计实现材料节约与制造简化,维护特性,支持局部吃端更换,降低使用成本。整体式拉刀,结构特征,高速钢一体化成型,适用范围,中小型工件精密加工。装配式拉刀,构造特点,模块化拼接结构,应用领域,大尺寸工件及硬质合金刀具组配。切削机理特性,采用梯度齿高设计原理,后置刀齿较前置刀齿具有0.005-0.015mm级差高度,通过连续层切实现材料去除。加工过程中保持恒定线速度,完成粗加工至精加工全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