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火炉(低温)的应用及工艺
低温回火炉的主要用途:
金属机件的正火,退火,淬火用。
低温回火炉的工艺方法:
1) 使用设备带有计算机连续监控并能自动调节液氮进入量、自动升降温的深冷处理箱。
2) 处理过程处理过程由精确编制的降温、超低温保温和升温3个程序成。
对于深冷处理能提高性能的原因分析如下:
1) 它使硬度较低的奥氏体转变为较硬的、更稳定的、耐磨性和抗热性更高的马氏体;
2) 通过超低温处理,使被处理材料的晶格具有更加广泛分布的硬度较高、粒度更细化的碳化物微粒;
3) 在金属晶粒中可产生更均匀、更微小,且带有更大密度的微小材料组织;
4) 由于有附加微碳化物粒子和更细密的晶格,故导致了更密集的分子结构,使材料内部微小的空洞被大大减少;
5) 材料经超低温处理后内部热应力和机械应力大为降低,从而有效地减少了造成工具和刀具产生裂纹、崩刃的可能性。此外,由于刀具中的残余应力影响切削刃吸收动能的能力,经过超低温处理的刀具不仅具有较高的抗磨性,而且其自身的残余应力的危害也比未经处理的刀具大大降低;
6) 在被处理的硬质合金中,由于其电子动能的减少而使分子结构产生新的组合。
刀具类型划分,核心优势,模块化设计实现材料节约与制造简化,维护特性,支持局部吃端更换,降低使用成本。整体式拉刀,结构特征,高速钢一体化成型,适用范围,中小型工件精密加工。装配式拉刀,构造特点,模块化拼接结构,应用领域,大尺寸工件及硬质合金刀具组配。切削机理特性,采用梯度齿高设计原理,后置刀齿较前置刀齿具有0.005-0.015mm级差高度,通过连续层切实现材料去除。加工过程中保持恒定线速度,完成粗加工至精加工全流程。
深冷处理是针对淬火后残留奥氏体组织的强化工艺。当马氏体转变中支点低于0℃时,通过将淬火工件至于低温介质或制冷设备中实现深度冷却,促使参与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化,从而提升材料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