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键拉刀标准构成解析
2025-04-27 12:00:00

花键拉刀标准构成解析


标准结构通常包含九大功能模块(特殊异型刀具除外),其组成架构与常规内孔拉刀具有高度相似性:

    前柄部:刀具装夹与动力传导核心区,执行标准参照GB/T 3832.1-3832.2(2004版)

    颈部区段:连接柄部与过渡锥的结构体,直径等同或微小于前柄,通常作为刀具标识铭刻区域

    过渡锥体:导向预处理装置,确保前导部平稳导入工件预加工孔道

    前导模块:双重功能组件

    切削轨迹定位器

    预制孔精度检测规

    切削系统:分阶切削单元组
    ① 粗加工齿列
    ② 过渡切削齿组
    ③ 精修切削单元

    校准单元:切削终止后的尺寸稳定模块

    具有等径齿形结构

    承担双重功能:
    ① 实时校准加工精度
    ② 预备精切齿磨损补偿

    后导组件:退出防护装置

    防止刀具与工件异常接触

    确保加工过程平稳收尾

    支撑尾柄:长大型刀具专用承托结构(亦称尾部)

    有效防止刀具自重变形

    适用于长度>1200mm的拉刀

    后柄单元:自动化设备专用回退机构

    结构参数详见GB/T 3832.3(2004版)

    适配自动拉床快速换刀系统

注:各组件尺寸链需严格遵循渐进式公差原则,过渡锥角建议控制在15°-30°范围。校准部齿数设置应不少于4个有效齿,确保尺寸稳定性。

最新资讯
  • 2025-04-27 花键拉刀标准构成解析

    标准结构通常包含九大功能模块(特殊异形刀具除外),其组成架构与常规内孔拉刀具有高度相似性。前柄部,刀具装夹与动力传导核心区。颈部区段,连接柄部与过渡锥的结构体,直径等同或微小于前柄,通常作为刀具标识铭刻区域。过渡锥体,导向预处理装置,确保前导部平稳导入工件预加工孔道。

  • 2025-04-24 拉刀技术特性与分类解析

    刀具类型划分,核心优势,模块化设计实现材料节约与制造简化,维护特性,支持局部吃端更换,降低使用成本。整体式拉刀,结构特征,高速钢一体化成型,适用范围,中小型工件精密加工。装配式拉刀,构造特点,模块化拼接结构,应用领域,大尺寸工件及硬质合金刀具组配。切削机理特性,采用梯度齿高设计原理,后置刀齿较前置刀齿具有0.005-0.015mm级差高度,通过连续层切实现材料去除。加工过程中保持恒定线速度,完成粗加工至精加工全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