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铣削加工参数的确定原则
2023-06-30 12:00:00

数控铣削加工参数的确定原则


数控编程时,编程人员必须确定每道工序的切削用量,并以指令的形式写入程序中。切削用量包括主轴转速、背吃刀量及进给速度等。


对于不同的加工方法,需要选用不同的切削用量。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是:保证零件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充分发挥刀具切削性能,保证合理的刀具耐用度并充分发挥机床的性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

(1)主轴转速的确定主轴转速应根据允许的切削速度和工件(或刀具)的直径来选择。其计算公式为:n=1000v/(πD)

 计算的主轴转速n最后要根据机床说明书选取机床有的或较接近的转速。

(2)进给速度的确定进给速度F是数控机床切削用量中的重要参数,主要根据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以及刀具、工件的材料性质选取。最大进给速度受机床刚度和进给系统的性能限制。在轮廓加工中,在接近拐角处应适当降低进给量,以克服由于惯性或工艺系统变形在轮廓拐角处造成“超程”或“欠程”现象。


确定进给速度的原则:

(1)当工件的质量要求能够得到保证时,为提高生产效率,可选择较高的进给速度。一般在100~200mm/min范围内选取。

(2)在切断、加工深孔或用高速钢刀具加工时,宜选择较低的进给速度,一般在20~50mm/min范围内选取。

(3)当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要求高时,进给速度应选小些,一般在20~50mm/min范围内选取。

(4)刀具空行程时,特别是远距离“回零”时,可以选择该机床数控系统给定的最高进给速度。

(5)背吃刀量确定背吃刀量(ap)根据机床、工件和刀具的刚度来决定,在刚度允许的条件下,应尽可能使背吃刀量等于工件的加工余量,这样可以减少走刀次数,提高生产效率。为了保证加工表面质量,可留0.2~0.5mm精加工余量。



最新资讯
  • 2025-06-29 车床振刀的原因

    车床振刀的原因在车床、镗床等机床的加工过程中,机床震动较为常见,这会导致工件表面出现颤纹,进而使返工率与废品率上升,同时还可能引发震刀打刀的情况。机床震动大多源于机床 - 工件 - 刀具这三个系统中一个或多个系统刚性不足。以下是关于振动、震刀产生时可从哪些方面着手排查的总结:工件方面的排查点

  • 2025-06-26 拉孔加工表面缺陷成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拉孔加工表面缺陷成因分析与防治措施鳞刺产生鳞刺的主要原因是拉削过程中材料发生显著的塑性变形。改进措施包括:适当增大刀具前角,减小齿升量,选用具有优异润滑性能的切削液(推荐含氯的极压添加剂切削液)。对于硬度低于180HBS的工件材料(此硬度范围最易产生鳞刺),可通过预先热处理适当提高其硬度。这些方法均